您现在的位置 :首页>> 信息公开 >> 规划计划 >> 正文    
六安中学2022年-2025年发展规划
【来源:校办室】【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31日】 【点击:

目标是学校发展的路标,管理行为的坐标。学校有了目标,才能弄清楚下一步到底该干些什么。未来三年,学校找准要点和主线,将收公后纷繁复杂的工作理顺,为学校长期稳定发展定下有条不紊的基调目前有个关键大项,包含个行动点,锚定目标,形成方案,让办学“明明白白,从从容容游刃有余”。

一、目标定位,把准办学方向

精准的学校画像:学校发展规划要立足于事实,而不是立足于理想。对学校的优势与不足、资源与风险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评估,从而使学校对自身进行正确定位,为未来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。

明确的发展路径:呈现学校发展经过的关键地点、特定路线,也就是明确学校是从无到有、由弱变强的发展过程,还是由点到面、由此及彼的发展路径。

关键的发展项目:根据扬长性原则,选择一个原先建设得比较成功的点,做大并辐射全校。同时,根据补短性原则,弥补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,通过均衡学校各项工作发展,让办学水平得以整体提升。

具体的目标计划:目标要有传承性、连续性,并与今后学校3—5年的战略规划目标保持一致,最终指向学校的发展愿景。设定一个可以供检查和评价的标尺;明确目标实施的时间推进表,各中层部门根总目标设定自己的小目标,制定行动计划,明确时间节点。

二、班子定型,做好人事规划

对于学校来说,最重要的班子当然是校级领导团队,做好分工,配好AB岗。这是常规做法,也是必要做法。其次是中层管理班子。搭建这些部门班子,一般的选择是稳中求进,做好传承的基础上,赋予创新的力量,应当敢于启用、补充一些有干劲有能力受好评能创新的年轻人进来。第三是三级机构建设,一般   指的是年级、教研组、处室干事,他们是最贴近教师和最能够引领专业的岗位,需要学校提前谋划。

三、制度定稿,夯实学校文化

“能够用制度的,尽量不要用会议。”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进行制度的修订和完善,不仅可行,而且必要。需要注意的是,制度运行久了,会成为文化。四、研究定向,提升专业领导力

未来三年明确学校德育方面、教学方面、科研方面分别往哪个方向发展,从哪里着手,哪几条线铺开,预期做出什么成果,这是学校战略定向的关键,更是校长及各位干部赢得教师专业认可的关键。构建清晰而美好的愿景,提炼年度核心词,解读工作目标,使全体教职工明确我要做什么、怎么做、做到什么程度,形成共识和协同一致的意见及观点,凝心聚力,达到学校每一个学期或学年的“有效进阶”。

五、深耕教研,给足教师成长

学校教学工作的重心无疑是基于新教材来推动课改。学校聚焦关键,以新教材的应用为重点,抓好课堂质量,抓好教师备课、研讨、教研和培训,为全面铺开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。

1.提前筹划如何带领教师深入研读政策导向,理解课标要求,把握编者的意图和教学理念的变化。通过消化吸收教材内容,发现新教材的教学线索,从而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,探索创新教学方法。

2.研讨和教研的重点转向跨学科教学活动,并要求多学科教师开展合作,共同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综合学习实践活动,共同开展跨学科教学,从而提升开展跨学科教学的能力,让教师真正成为课程一体化建设的“终端”。

3.把握课程和教学改革方向的原则性要求,强化课程的思政属性、强化知识的工具价值、强化学习的行为特征、强化学生的成长特点,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,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。

4.理清课堂改革逻辑和具体路径,用科学思维、关系思维、系统思维和循证思维寻求改革的最佳行动方案,让“改课”真正能改善学生学习,课堂成为学生基于学习的生命成长与人生发展历程。

5.设计“课堂教学记录清单”,在教学常规管理中,对教师的“教学行为”“教学任务”“教学进度”“教学设计”“听课”“作业”等进行标准化、专业化、精准化的要求和管理。

6.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,包括新教材、新的教学方法、技术工具、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使用等。

7.把教师减负落到实处。校领导班子要做好“守门员”“调度员”“联络员”三个角色,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和权力空间内,协同政府、学校和社会共治共管,将外源性的社会性事务负担与内源性的教学性事务负担统筹治理,为学校营造舒心的育人环境,为教师守住安静的讲台。

六、 协调关系,共创阳光育人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学校不是一座孤岛,而是要经常与教育行政部门、家长、社区等打交道。作为管理者,应该提前理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,保持与周边社区的联系,保持与家长的密切合作,促进各种资源有效的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。

1.保持与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,按照上级工作计划和各部门要求,避免学校大量、被动地“接受”上级的文件、会议、检查、评比、考核等。

2.通过转化,把上级要求的常规、重点工作纳入本校工作中,有章法、有效率地执行和落实上级的规定、任务,减少外来干扰事件,尽量减轻教师负担,保持校园各项工作运行的相对稳定和有序,自主、安静、淡定地办学。

3.保持与周边社区、单位的联系。学校要做好拜访周边社区和单位的准备,思考如何沟通协调,提出诉求和要求,协同一致,力求得到对方有力的配合和支持。

4.保持与家长的密切合作,把学校的教育教学做法和目标传达给全体家长,达成家校合育的共识,调动家长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工作。

5.挖掘家长、社区的课程资源。思考如何发挥家委会的协商决策功能,充分赋权,充分发挥家校社的联动作用,形成同向的“教育合力”;思考如何盘活社区、社会、政府、科研院所等各类可用资源,助力学校发展,服务师生多元需求。


上一篇:2024年六安中学工作总结

下一篇:没有了!